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网游竞技>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上(124)

作者:亡灵大菜菜 时间:2024-05-08 08:08 标签:爽文 重生 升级流 成长 师徒 体育竞技

  现在即便裴定山有的部分没有对他进行说明,他也会直接提出自己的疑问。
  裴定山看了他一眼,道:“恰当的心率强度有益于你的能力水平提升。”
  “记得我跟你说过,训练这件事情,并不是越累越好。”
  “虽然我始终在关注你的状态,同时你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但是肉眼的观察终究是不够准确的,心率的变化则可以准确地提供你当前的位实际状态指标。”
  “它会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已经开始疲倦、当前的训练强度对你来说是不是已经过量,你的心率水平会对你当前受到的压力水平、强度水平还有你自身对于这些的整体适应性给出准确的反馈。”
  说到这里,裴定山道:“关于心率训练这部分内容,在后续的授课过程中,我会作为综合讲述部分继续和你说明。”
  对比国家队同样这冬训的其他选手,就能明显看得出裴定山、苏屿两人之间的教学方面的区别。
  毕竟场上的其他教练做的更多的事情就是直接告诉选手——这预备姿势时,你的主动发力腿和摆动腿在起跑器上分别要弯曲成多少度的角度,而不是告诉运动员,你的前后腿为什么要在起跑器上弯曲成这样的角度。
  不能说这种执教方式就是绝对错误的,毕竟当运动员产生疑问时,教练同样也会不吝于解答,但是苏屿同样也更加清楚地知道,裴定山这样的训练风格会更适合他。
  当他知道并理解自己的训练组成逻辑时,他能够更加有意识地依照正确地方向发展训练,甚至有的时候他的训练思路也会和裴定山逐渐达成一致。
  就比如现在——
  苏屿看着裴定山给予他的训练方案,思考了一下,问:“所以现阶段我的训练重点是提升全面运动素质和身体条件,然后准备面对下一个小周期增加的训练负荷?”
  同样来说,对于他这个年龄段的选手,训练的重点还在于发展技术,但是他的情况与许多同年龄选手甚至是比他更年长一些的选手情况都有所不同。
  对于同年龄选手来说难以掌握的技术技巧他掌握得非常迅速,甚至对于一些成年选手来说都很难把握的全程体能分配以及速度分配,他都能做出较为完美的分配。
  用裴定山的话来说——你的全程跑水平暂时够用了,但是你的身体素质限制了你更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所以正如苏屿所猜想的一样,在冬训新的小周期训练开始,裴定山为他准备的就是全面提升身体素的训练方案,以期他可以在冬训周期内可以得到较好的身体条件提升。
  ***
  在冬训正经开始之前,就连国家队的这些教练们都没有想过,裴定山和苏屿俩人之间的教与学居然是这种风格。
  在教练组办公室里私下聊天的时候,郑胜偶尔也会感慨:“这师徒两个真是绝了,就定山他的那些理论内容,有时候我听起来也会卡壳儿一下,但是苏屿这小孩儿听起来就当真是没什么障碍的模样。”
  因为出于‘苏屿究竟有没有真的听懂’这个疑问,郑胜还挑了点问题试探了苏屿两句,结果苏屿给出的思路和回复完全正确,甚至于对郑胜来说都有点启发的味道。
  “这个小孩儿,不得了啊。”
  当然,理论部分的优秀归优秀。
  重点是,从冬训开始之后的这段时间,田径队短跑组这里的教练们那是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天才的不讲道理法儿。
  就说速度训练这方面。
  许多人不知道,从观众角度来说,百米运动员就是百米运动员,200米、400米也都是单独的项目,但实际上在训练的时候,教练们不会只抓着你跑100米或是200米、400米的。
  因为这种单纯固定式的训练会养成身体肌肉的惰性,长此以往的训练不仅会导致训练进度变慢,甚至还有可能完全无法得到提升。
  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百米的选手从30米的起跑训练、60米的加速训练、到100米全程以及200米跑、400米跑训练都会涉及。
  通过不同的跑动节奏对运动员身体形成刺激,也更加详细地将不同阶段的身体表现分解给运动员,让他们了解怎样的节奏、表现才是最好的。
  通常来说,这种日常训练,教练肯定不会要求选手用100%的状态去跑,日常会维持在80-90%的状态往返。
  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苏屿这200米的速度训练里,速度肉眼可见地一天比一天快,之前在苏屿200米首测时看起来或许还有些生涩的节奏,现在已经不见了。
  这真的就是用日常的速度训练完善200米的速度分配能力呗?
  郑胜在看到苏屿的这个表现时,就已经忍不住暗搓搓地想要找裴定山再给苏屿测速一次了,结果没等他开口,边上400米组的刘钦龙先一步把他拉到了角落里,问他:“老郑,这个苏屿,你觉得他有没有跑400的可能?”
  郑胜:“?”
  郑胜这会儿眼睛都瞪大了一圈:“刘钦龙,你想干嘛?!”
  刘钦龙还能想干嘛?
  就现如今国内400米人才的这个稀缺劲儿,这一次冬训甚至都没有给400米征召选手进队训练了——原因无他,这个赛季,国内400米的选手表现得实在是太不像样儿了,跑出赛季最好成绩的选手,最终成绩是45秒83,赛季第二的成绩甚至没能打开46秒大关,直接被卡在了46秒以外。
  就这水平,就这表现。
  现在都不说国际顶尖了,就说国际一流的400米选手——本赛季赛季世界排名前30的,全员都跑进45秒以内了。
  也就是说,国内本赛季实力最强的选手,跟国际一流选手之间的实力差值都有将近1秒钟。
  刘钦龙都怀疑,再这么下去,国家队的400米组还能不能保持得下去?
  毕竟就中国队本赛季的这个表现,不说国际水平了,就连放在亚洲来看,国内排名第一的选手在亚洲也才排名10。
  这也是本次冬训国家队最终没有将400米的那位排头兵征召进队参训的原因——依照国家队冬训和试训征召的标准,这位选手年龄超标了,不可能参加世青赛,而以成年选手的标准来看,在亚洲范围内还八强不入。
  哪怕是以弱势项目的选手征召标准来看,也有些勉强了。
  国家队最后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还是暂时不征召,尽可能地在本赛季中挖掘新人加以培训。
  所以冬训开始这段时间,刘钦龙先是去各个省市队伍转了一圈,想要在底下的基层队伍中看看有没有什么此前被埋没的400米人才。可惜的是,他在各个省队和体校这么一圈逛下来,还是没能发现什么太好的苗子,于是只能先回到国家队,开始辅助其它单项的教练先进行训练工作。
  结果吧,你看怎么着?
  在外面逛了一圈没看到什么太合适的好苗子,回来国家队后反而发现了一个感觉上可以试试的小孩儿——说的就是苏屿。
  刘钦龙嘀嘀咕咕地跟郑胜开始念叨:“我都观察好些天了,这个苏屿的节奏是真的稳啊!”
  自从苏屿的弯道技术基本掌握之后,200米和400米的配速跑也已经加入了苏屿的冬训豪华套餐。
  准确地说,苏屿跑400的次数并不多,毕竟这也不是他的训练要点,只是作为苏屿不同距离跑的配比套餐加入到他的日常训练中的。
  刘钦龙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没注意到苏屿,但有一回他恰好看到了苏屿的400米全程,看着看着,他就突然觉得——嘿,这小孩儿,400米的节奏很好啊?!
  要说对于400米选手来说,400米跑最大的难点是什么?那一定会有人回答——是体能和速度的分配。
  别说400米了,就是100米的起跑衔接加速跑再到途中跑的速度维持和最后的冲刺阶段,这其中的体能分配和整体跑速配比都会对一些前后程实力差距明显的选手造成困扰。
  而到了200米阶段,这种体能上的分配对选手的影响就更大了。
  像是国内的选手,刘钦龙也想不明白是自己的教学能力有问题还是什么,总之就是永远也学不会节奏控制,总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全力狂冲,等冲到第三个百米阶段,体能基本就已经耗空了,你就会见到选手的速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下滑。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