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弹窗完本耽美小说
本文首页 当前位置: 腐小书> 网游竞技>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上(127)

作者:亡灵大菜菜 时间:2024-05-08 08:08 标签:爽文 重生 升级流 成长 师徒 体育竞技

  而如果说苏屿是此次冬训中短跑项群最为惹眼的少年天才,那么在跳跃项群这里,这个名字就要换成江源了。
  这次冬训,不论是跳远这里的高旭还是跳高那里的选手,都见识过了14岁小将江源的实力,而在日常交流中,众人也知道了江源和隔壁短跑组的苏屿都是来自S省体工队的选手,两人还是关系非常好的发小兄弟。
  高旭看了看在百米测试准备区上进行热身的苏屿,摇了摇头,对江源道:“你这弟弟怎么回事?训练两个多月了,看起来体格也没能健壮些。”
  江源倒是对苏屿的身体情况心里有数:“小屿的身体情况已经好转许多了。”
  高旭看了眼不远处的苏屿,又看了眼边上的江源,没忍住在心里叨叨——就这体格,如果不是个子太小了一点,还以为是跳跃项群的人呢。
  跳跃项群的选手,虽然追求身高,但同时选手的身形细长,肌肉群的训练方向并不像短跑组选手那样遒劲有力。
  从这方面来说,苏屿的身体条件确实和短跑组的常规选手不太一样。
  不过高旭作为国内田径单项上顶尖的选手之一,他也明白,有时候选手的表象特征并不是判断选手是否有某个单项潜力的唯一标准,外形条件可以作为参考,但并不是绝对且唯一。
  正这么想着,眼前的百米赛道上,女子组的百米选手已经上场率先开始了测试。
  说起来,这次冬训,女子组的教练同样也在为来年世青赛的达标选手名单发愁,不过女子组这里发愁的原因和男子组那里不太一样——至少100米的教练们愁的是该派哪两个选手出战芬兰坦佩雷。
  毕竟和男子组百米目前公开成绩只有苏屿、叶明浩两人达标的情况不同,在2017赛季中,女子组已经有总计5名选手跑出了11秒90以内的成绩,在世青赛的女子百米单项上达标了。
  而且在这些选手之中,还有个国家队一队的正选选手,是转过年来也才19岁的小将郭闵贞,这也是个实力出众的兼项选手,在100米和200米上都有着不俗的成绩,如果单纯考虑世青赛的话,郭闵贞一个人就能占掉100米和200米的各一个名额。
  可实际上这些教练又不能单纯这样简单粗暴地决定名单。
  总之,田径国家队女队和男队在世青赛达标名单上都有烦恼,但两支队伍烦恼的方向并不太一样。
  也正因为女子组世青赛名额竞争激烈的缘故,哪怕这会儿只是一场队内的测试赛,女队的选手也摩拳擦掌,显然没有将这场比赛当作一场简单队内赛的意思。
  边上,女子组的教练也在专注地看着赛场,手里一个个都拿着自己的教练板,看起来是在准备记录关于这一场比赛的选手表现情况以做后续的评判。
  在场的众人并没有等待多久,现场负责执裁的助理教练就已经给出了‘各就位’的指令,在选手们迅速踏上起跑器后,‘预备’的指令和发令枪的砰声相继响起——女子组的百米队内测试赛,率先开拔!
  女子组的这些选手在这场测试赛中显然都拼尽了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在起跑阶段稍后落后的选手,也并没有放弃争夺胜利的意思,在选手们最终冲线时,在场微观的国家队选手都毫不吝啬地给女队的姑娘们送上了热情的掌声。
  而在本次女子组百米第一轮测试中摘得头名的,还是身为国家队一队正选选手的郭闵贞。
  女队的教练们既欣慰又不免有些烦恼,毕竟余下的选手实力相近,结合日常训练情况,暂时还是很难得出最终的结论。
  最后,女队的教练们只能先将100米的测试结果放下,准备等稍后200米的测试结果出来后,再结合情况做个考量了。
  在女队的100米测试结束之后,男队这里短跑组的百米选手也一同来到了赛道的起跑线上,赛道上,包含此次试训的苏屿、叶明浩和冯晓峰之外,就是国家队正选的4名选手了——不过实际上在场的4名国家队正选选手并非国家队男子百米的最强阵容,如今国家队男子百米的第一人,也是国内首位打开百米十秒大观的郑天锡正在国家队的海外训练基地受训。
  不过即便不是最强阵容,在场的4名国家队男子百米正选选手的实力也已经非常可观了。
  可以说,国内目前在男子百米单项上能够跑进10秒30以内的选手,以及在未来有希望打开10秒30的选手,已经基本汇聚于此。
  起跑线前,与过去的比赛相比,苏屿在这一场男子组的百米测试之前,似乎没有了过去每一次比赛前那种激烈的心脏跳动。
  看着眼前的赛道,苏屿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激动程度不如过去。
  他的脑海中在这一刻闪过了裴定山之前跟他讲述的理论——每一个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都不可能是永远饱满高涨的,截至目前为止,因为你刚刚开始接触短跑竞技,所以面临每一次比赛和挑战时,你都能够具备饱满的热情,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随着比赛次数的增加,随着对项目学习的深入……
  你对于每一场比赛的热情将不可能永远保留在巅峰。
  这就是为什么教练需要为选手进行每一个年度的比赛和训练规划的原因,教练需要通过对选手不同训练和比赛的规划,通过训练-小赛-训练-小赛-大赛这样类似的规划,来将选手全年中最好的竞技状态尽可能地调整到与大赛周期相符合。
  这些都是苏屿已经学习并且理解了的理论,但是在今天之前,苏屿还没有体验过在比赛之中竞赛热情滑落……又或者不应该说滑落,他同样是期待着眼前这场比赛的,但是苏屿明显可以感受到,自己对于眼前的这场比赛没有过去那样的紧张、压力和刺激感。
  是因为知道这只是一场测试赛吗?
  但是和他同场的对手还有4个国内顶尖的100米选手,这样的对手对他来说绝对是具备挑战性的。
  又或者是因为自己对于短跑开始失去热情了吗?
  苏屿扪心自问,却又迅速地从心中对于短跑的坚定与期待中得到了答案。
  不是,都不是。
  在这一刻,苏屿下意识地转头看了眼站在赛道旁观赛的裴定山——自从他踏上短跑这条道路以来,不论他对于技术和训练有什么未知的问题,裴定山都能够给予他准确的回答,这让他不知不觉间已经从最初的对裴定山心怀抗拒,到了现在对裴定山有了一定的信任和依赖。
  赛道旁,裴定山也注意到了,在这一场比赛的开始前,苏屿的状态不像是他以往那样,能够很好地投入到百分百专注的准备工作中。
  裴定山从苏屿没什么表情的脸上读出了他些许的迟疑和彷徨。
  只是一瞬间,电光火石之间,裴定山微微松了一口气——他明白了,明白苏屿遇到了怎样的问题。
  虽然这样的情况对于苏屿应当是一种困扰,但是裴定山却在这一刻微微松了一口气,同时心中对于苏屿接下来的表现生出了新的期待。
  这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以及期待并不是因为裴定山希望看到苏屿出糗又或者是其它。
  这种期待恰恰是因为裴定山对于苏屿有着更高更深的期待。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裴定山清出地知道,截止目前为止,苏屿的每一次比赛几乎都刷新了他过去的成绩,苏屿在他的每一次比赛中都投入了几乎是全部的热情。
  这样的表现当然很好。
  但是裴定山更加明白的是,这种全情投入和不断的、疯狂的进步,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对于一名运动员来说,长时间枯燥的训练、为了某一个技术细节和可能性反复调整适应,为了突破某一个成绩的节点而不断地尝试冲刺——这些才是一个真正运动员的常态。
  在长时间的训练比赛生活中,运动员不可能对每一场比赛都永远保持着百分之百的热情,但作为一个合格的运动员,作为一个有能力为国家争光的运动员,那么在缺乏热情的比赛中,至少投入自己全部的专注,将自己的成绩保持在一个基准线以上,则是优秀的运动员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裴定山明白。
  像是苏屿这样有着绝顶天赋——甚至这种天赋还不仅限于短跑范畴时,他能否适应这种比赛节奏与长时间的枯燥训练,这才是对苏屿最大的考验。
[返回首页]
喜欢本文可以上原创网支持作者!
用户名: